小植物引领大发展
——交城县大石头农业合作社全力打造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基地【 来源:山西先锋网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8-04 15:51:21 点击次数:3742 】
文/李丽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这些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而食用油行业在非物质文化中,一直处于寒冰时期。然而,一种古老的油品压榨技艺——“聚盛有”黄芥子油古法压榨工艺被传承了下来,时至今日已经传承至第七代,成为了食用油行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零的突破。
传承人遵循古法,从精选炒料、石碾碾料、镏锅蒸料、包饼、装垛,到抡锤加楔压榨、沉淀沥油、存放入缸等多道工序中千锤百炼,造就纯正的黄芥子油。其油色泽金黄、香味醇厚、余味经久、油质浓稠;并且从原料生产、压榨加工、产品销售完全独立自主经营,保证了产品的纯正性。榨制运用杠杆原理,完全物理压榨,无任何添加剂,生态环保。物理压榨方法,在当今追求利益和效率的今天,是祖先智慧最好的继承,也是最健康的压榨方式。
聚盛有老油坊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现如今,第七代传承人李建民,在发扬古法榨油,生态食油的同时,将黄芥子产业通过成立大石头农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1+1+1=4(即:市场需求带动生产产量,发展种植面积,形成旅游景观)的发展理念,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形成了种植业面积规模化、种植物多元化、现代工艺终端化。销售业采用传统营销+互联网电子农业及农户加入市场的运营模式。将合作社发展成为了一个有种植、有加工、有观光的立体现代农业合作社。2015年,合作社所在的舍科村部分村民单种植黄芥一项就增加收入一万多元。2016年,合作社1500亩黄芥种植过程中,用工涉及全乡村民190人,其中贫困户106人,使得村民经济收入增长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经过实践的证明,在发展规模化种植的同时,将合作社建设成为1+1+1=4的理念在响应国家扶贫政策方面是最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向。
在未来两年内,合作社将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种植面积达到万亩,以舍科村为中心,周边十四村为发展基元,形成一村一景,具有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景点。主打原生态品牌,用消费产业化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一产三产化,农业服务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