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女教师:条件不好的地方更需要有人去!【 来源:新华社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8-03-09 14:48:26 点击次数:19221 】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新时代女教师:条件不好的地方更需要有人去!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字强 王阳 霍瑶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她们如太阳一般温暖,如春风一般和煦,她们是新时代女教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正值三八妇女节,记者走近这些女教师,听她们谈如何坚守师者本分,履行代表职责,为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懈努力。
“不仅要做好老师,还要当好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临沂第一实验小学岔河校区校长张淑琴是来自沂蒙革命老区的基层教师。2013年6月,临沂实施“名校进北城”工程,柳青街道仅有98名学生的岔河小学成为临沂第一实验小学的分校,需要派骨干人员到那里工作。校区位置偏、条件差、经费不足,谁愿意去呢?张淑琴主动请缨,到这所离家20多公里的薄弱校区工作。她说:“城乡教育存在差距,我是党员,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带头落实。”
每天清晨,不会开车的张淑琴带着饭菜,骑着自行车上班。面对校区缺少图书、教学器材等困难,她协调社会力量开展募捐,多方申请经费,解决燃眉之急。在她的感召下,老师们努力工作,家长们积极献计献策,校区办学水平快速提升,目前在校学生近1800人。
“做一名好老师”是张淑琴孜孜以求的梦想,“当一名好代表”则是她义不容辞的职责。
早在2008年,张淑琴就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十年来她撰写了“关于制定学前教育法的议案”等130多份议案、建议。多次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教育一揽子法律修改评估会,为教育发展鼓与呼。
2018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张淑琴早早赶赴学校召开师生座谈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建议。
今年两会,她带来关于提高学前保育质量、深化中小学职称改革、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等建议。
“学生们在我心里‘置了顶’”
49岁的马瑞燕是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在马瑞燕的微信里,置顶的是她的学生群,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学生动态、分享课题,来北京开会期间也从不间断。她常常说,学生们在她心里也“置了顶”。
今年是马瑞燕第六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开会。因为一直从事农业与生物的相关研究,6年来,她总共提交了20份建议,不论是“涉农专业教育精准扶贫”,还是“设立国家技术创新基金”,全都离不开“农”字。
“农业专业的学生七成来自农村,很多学生需要申请助学贷款,这是普遍现象。”马瑞燕说,农村出来的学生对土地有着天然的情感,更容易选择农学,但农业研究期长,投入见效慢,不少热爱这份专业的学生压力大,有的还会中途放弃。“想要为这些孩子发出声音,让更多的农家学子无后顾之忧。”马瑞燕说。
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马瑞燕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实验室、田埂间、讲台上。“我很少在双休日休息,也没有暑假,因为夏天正是研究农业病虫害的黄金季节。刚刚过去的春节,我只休息了一天,大年初一就投入到工作中。”马瑞燕说,和朝气蓬勃的学生们在一起,为热爱的研究事业奋斗,从来都不觉得苦,反而是最大的快乐。
马瑞燕在生活中同时扮演着“老师”“代表”“妈妈”的角色。“走上讲台我就把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地搞研究我就穿着牛仔裤,裤腿沾满泥土。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踏实调研,提出更有价值的建议。”谈到未来,她表示将继续扎根基层,为“三农”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我来自农村,深知教育改变贫苦命运”
来自云南鲁甸县的甄兰芳已经在基层当了20多年人民教师,脑子里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教好书、培养更多人才。如今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她肩上的担子又重了许多。
自1991年从昭通师范学校毕业后,甄兰芳就到鲁甸县第一小学任教。2017年2月,甄兰芳担任鲁甸县文屏镇中心小学校长,面对全校3300多名师生,一开始工作压力不小。为了提高管理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她通过调研、读书,不断加强学习,教学、管理工作逐渐顺畅起来。
扎根一线,坚守的意义在哪里?“我来自农村,深知教育对改变贫苦命运的重要意义。”甄兰芳说,农村条件差,更需要有人为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令甄兰芳欣慰的是,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了,鲁甸县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扶贫干出了成效,单是文屏镇就有七所学校盖起了新的教学楼。“脱贫攻坚战让农村教育日新月异,目前已经没有一个孩子上不起学,因贫辍学现象没有了,孩子们吃得好、穿得暖、学得快乐。”甄兰芳说。
如何认真履职是甄兰芳反复思考的问题。“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甄兰芳说,要像干好教学、管理工作一样,好好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参加两会,甄兰芳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振兴乡村教育。“农村条件相对差,教师紧缺,期待能够早日实现教育资源优质均衡。”甄兰芳建议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对教师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让更多优秀人才留在基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