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葬”难推广,如何涂好生命尽头的绿色?【 来源:新华网 作者:candy 发表时间:2014-04-07 10:39:58 点击次数:2682 】 

     4月1日,太原市首批集体树葬仪式在仙居园公墓举行。在《再别康桥》轻柔的配乐朗诵中,22位逝者的家属把骨灰坛埋在侧柏树下,培土,献花,祭拜。随后,家属把写好的纪念卡挂在柏树上,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父亲要是活着也有97岁了,这株与父亲相伴的柏树编号正好是97,以后我们看到这株树就仿佛看到了他。”参加树葬仪式的李女士说。

    “树葬是不留骨灰的,让逝者与松柏融为一体。”仙居园市场策划部主任王海艳说,家属用的骨灰坛是可降解的,入土后3个月到6个月便自然降解,进而重复利用土地,既环保又节地。

    为了推广这种新型的殡葬方式,仙居园对树葬仅收费1000元左右,这次清明节安葬则免费,这远低于墓葬动辄两三万,甚至七八万的丧葬价格。但是,“自2009年开始推动树葬以来,之前的五年间只有10位逝者选择了这种殡葬方式。”

    “尽管这次集体树葬只有22位逝者,却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太原市殡葬管理中心主任郭永红说,这次集体树葬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观念在变化,只是远远不够。”

    郭永红介绍说,除树葬外,花坛葬、草坪葬、海葬等新兴的生态葬法也都遇冷。近年来,太原市平均每年选择生态葬的只有100人左右,只占到火化人数的1%。

    理智上认同环保,感情上难以接受

    3月底,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第四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上说,“把推行少占或不占地的安葬方式作为殡葬改革的重中之重”“大力倡导树葬、深埋、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然而,推广生态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生态葬形式不少,但适合某个区域的并不多。”郭永红说,花草到冬天便会枯萎,所以花坛葬、草坪葬不适合北方地区;海葬对内陆省份来说则不切实际;江葬、河葬又有污染水源之嫌。

    山西相对容易推广的是树葬,但在传承千年的墓葬习俗面前仍然步履维艰。

    记者采访了多位前来扫墓的市民,人们表示认同低碳环保的生态葬法,但在感情上难以接受。“树葬强调重复利用,过几年可能有其他人也埋在同一棵树下。那这棵树代表谁?以后孩子们怎么祭拜啊?”一位中年男士说。

    同时,作为生命延续象征的树木难免会枯会死,这也让人产生抵触情绪。网友“面吃太多”对这种新葬法评价说:“如果树死了会比较闹心。”这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

    “千年墓葬的传统让人们很难接受生态葬法。”郭永红说,有些人选择树葬时,害怕雨后骨灰盒沤烂,特地在外面包上塑料盒子,这就失去了生态葬不留骨灰的本意。

    此外,一些迷信想法也暗暗阻止了生态葬的推广。“山西某些地方有‘根包棺,家不旺’的说法,就是说如果树根压住了棺材,会影响家庭的旺气。这种想法很隐晦,但的确影响了很多人。”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常嗣新说。

    破迷信、转观念,涂上生命尽头的一抹绿

    乱埋乱葬、修建豪华大墓等做法,不仅占用耕地、破坏环境,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因此,大力推广生态葬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面临最大的难题是生态葬不好宣传。”王海艳说,现在社会上对丧葬还比较忌讳,只能在清明节前几天才能做些宣传,平时花多少钱媒体也不会做。她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多做日常性宣传,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破除迷信,接受这种移风易俗的殡葬新方式。

    王海艳还认为,改变人们的观念要从娃娃抓起。“很多小学都会在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也可以成为宣传殡葬改革的好时机。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这种新型的殡葬方式。”

    同时,殡葬管理部门应该不断完善生态葬法。郭永红说,公墓管理单位应该多请专业性人才管理园林,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还要引进更多新树种,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权。“以后公墓会向园林化、艺术化方面发展,把人们身后的家园装饰地更漂亮,借此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此外,还有专家建议应该出台相应法规条例,对各种生态葬加以规范。法规应该细化生态葬的服务标准,明确生态葬法各个管理环节的责任,以法治促改革,这样才能让更多人接受这种新葬法。


上一条: 千年古刹添新韵 十里广胜披彩妆【返回列表】
姓 名:
身份证:
证 件:

主办:中共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支部委员会 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先锋网络编辑部

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51—3082336 邮箱:jjgcbjb@163.com  晋社科统一登记证号:51140000699117594C号
晋ICP备100011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