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三年血汗 树百年丰碑
———临县健康扶贫工作纪实【 来源:山西先锋网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8-04 11:25:51 点击次数:4956 】
文/李珉
临县这个地处吕梁山深处的国家贫困县、深度贫困县,曾经是闻名全国的讨吃县,是历届省委书记、市委书记的包联点,是全市乃至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第三方评估临县健康扶贫工作
全县有23个乡镇,631个行政村,总人口65.07万,2015年全县有419个贫困村,5.9万户14.57万贫困人口,占到全市(48万)的近三分之一,全省(232万)的十五分之一。2016年底全县仍有333个贫困村,5.2万户12.3万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率高达30%,成为了横亘在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以来,他们严格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政策,积极探索健康扶贫新路子,出台了针对性强的健康扶贫新举措,全县广大干部团结一致撸起袖子加油干,扑倒身子拼命干,在健康扶贫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高恩奎局长接受记者采访
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逐步清晰
一年来,他们在健康扶贫工作中,摸索中前进,前进中摸索,逐步理清了工作头绪,确定了明确的工作思路,今年4月份开始,在去年调查的基础上,他们对全县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进展了一次拉网式排查,共排查5.97万户14.57万人,排查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户1.8万户3.7万人,患病人口2.2万人。村里建了花名册,乡(镇)建了专门台账,县里建立信息库。厘清大病2923人,慢病16780人,重病13007人。出台了《健康扶贫工程方案》《三个一批实施方案》《慢性病2+1管理方案》,转发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案》《大病专项救治方案》等30多个文件,健康扶贫工作进展的有条不紊。
健康扶贫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成立了由临县县委书记、县长亲任组长的健康扶贫专项领导小组,各乡(镇)、各部门均成立了相应的健康扶贫领导组,将健康扶贫放到了全县脱贫攻坚的重要位置,出台了《健康扶贫2016年、2017年行动计划》,制定了《健康扶贫考核办法》,建立了“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商业补充险+民政医疗救助”的四重医疗保障体系,建立了“1+1+1”的家庭医生服务机制,出台了《三个一批行动计划》。
健康扶贫的舆论氛围和工作氛围已基本形成
面向各级干部举办了2次专题培训班,举办了5次业务培训班,召开了5次协调会,编发了《健康扶贫政策读本》6万份,印制了健康处方10万份,印制健康扶贫医疗服务卡15万张,印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帮扶牌2.2万张,制作了健康扶贫宣传版面200余块,刷写健康扶贫标语50多条。县乡医疗机构全部开通了贫困人口就诊绿色通道,开辟了健康扶贫专门的病房96间,健康扶贫咨询窗口28个,各单位、各部门均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副职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山西经济日报》、临县电视台专门报道了临县健康扶贫的事迹。
健康扶贫工作举措日益强化
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今年县财政统筹1000万元用于健康扶贫。取消了门诊挂号费,取消了县域内贫困人口的住院起付线。县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提高到85%,乡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提高到95%。实现了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县域内贫困人口住院自付费用不超10%,超出部分由民政兜底。为五保户、孤儿缴纳新农合基金83.67万元,为一、二级重度残疾人缴纳83.5万元,为全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缴纳767万元。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万元降到5千元,报销比例提高了3个百分点。为全县贫困人口缴纳了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418万元,商业补充险起付线降到0元。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到75%,贫困人口门诊统筹封顶线提高到500元。
分类救治工作全面启动。对于全县大病患者,他们拟通过省级对口帮扶三甲医院专家来临县集中救治,或通过县人民医院上转病人,严格控制费用,对于慢病患者,派出了23支队伍1000多人对慢病患者进行签约服务,干预指导,对于重病患者,他们 提出了划出费用控制线,超过部分由财政全额兜底机制。
一站式结算服务稳步推进。目前投资30多万元的硬件设备正在安装中,一站式服务软件接口工作正在招标阶段。
“我与家庭医生有个约定”大型宣传义诊活动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共签约11.9万人,签约率共达到96%,建立电子健康档案14.8万份,建档率达到95%。孕产妇正常分娩免费。两癌筛查11699例,达到38%。产前筛查373例,正在加大力度筛查。0—6岁残疾儿童筛查确诊37例,占到任务数的62%。50—59周岁贫困人口体检率达到80%以上。对今年整村脱贫的89个村的39个不达标村卫生室进行升级改造,7月份全部验收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