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在国家级的革命老区隰县
——讲好山西自己的故事
【 来源:山西先锋网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8-04 11:08:12 点击次数:5450 】 

    文/杨勇在  王赟琦

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名誉会长,发展导报社顾问、研究员 杨勇在

杨勇在与原隰县县委书记、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共十八大代表、原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在一起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临汾市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位于临汾市西北边缘的隰县做为国家级贫困县,在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政策落实、扎实有效,让党的政策真正惠及人民群众。为此,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文教卫生委员会杨勇在主任一行于4月15日至16日对该县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

    调研组一行首先参加了隰县脱贫攻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启动仪式,此次活动由发展导报、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联合山西省农科院保鲜研究所、山西大学化学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及山西四季大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山西尧辰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山西四季大通农业科技公司将投资2000万元,帮扶隰县21家玉露香梨园和大田合作社约5000亩果园进行标准化种植。

    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晓斌到会致辞并对隰县玉露香梨产业现状向调研组进行了介绍。隰县位于晋西吕梁山南麓,自古就有种梨传统。被山西省政府确定为“一县一业”玉露香梨生产示范基地县。种植面积、产量位于全国第一,成为“玉露香梨第一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深入推进玉露香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玉露香梨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支柱产业,有力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为了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中央决定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劳务输出、实施异地搬迁、结合生态保护、着力加强教育、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实行低保兜底、探索资产收益脱贫、健全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等九项精准扶贫方略。

    根据国家民政部1979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隰县属于百分之百的革命老区。早在1929年隰县就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1931年,隰县成立山西省第一支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西北游击大队晋西游击队”。1936年,毛泽东率东征总部在山西72天,在隰县41天。中共中央军委会主席、东征红军总政治委员毛泽东,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东征红军总司令彭德怀,第六届中央政治局书记张闻天,总参谋长叶剑英,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地方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东征红军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左权,第15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等领导均在隰县各村驻扎过。抗战期间中共晋西南省委住隰县上庄村,中共洪赵地委住隰县柴家村,牺盟会六区分会、六专署住隰县黄土村,决死二纵队总部和“抗战书店”住隰县义泉村,著名的“晋西事变”第一枪在隰县谙正村打响。抗日战争中两次著名的“午城战斗”发生在隰县午城村,解放战争中的吕梁战役发生在隰县习礼塬和龙化塬。隰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3年就获得解放。县城解放后,晋绥九专区党、政、军领导机关进驻隰县。2010年9月,当过隰县县委书记、省委书记的李立功同志再次回到隰县,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欣然题词“喜看隰县大变化”。

    隰县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如红军东征时期毛泽东主席和彭德怀司令员生活和工作过的村、新军决死2纵队驻扎过的村就在义泉村。1936年2月20日,毛泽东率红军渡黄河东征,3月2日,毛泽东率总部到达水头,从而开始了他在隰县境内指挥东征红军和运筹帷幄的几十个日日夜夜。在4月4日,毛泽东、彭德怀率总部移住义泉,毛泽东住在张继瑞院的中间窑里。直到4月7日,经解家坪、尹家川、孔家庄再返石口。这期间,以毛泽东、朱德发布《为反对卖国贼蒋介石阎锡山拦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抗日捣乱抗日后方宣言》;复东北军王以哲转张学良,告知中央派周恩来、李克农为代表与张学良会商国计的电报;指挥红军28军、红15军团行动方针和路线的电报。4月23日,毛泽东率总部经康城二驻义泉。

    在中桑峨村,115师政治主任罗荣桓曾经工作和生活过,1938年3月14日—18日,115师在师长陈光、罗荣桓指挥下,进行了第一次午城战斗。115师午城大捷后,八路军总部东进太行,115师继续留在晋西南坚持敌后战斗。师部驻扎在中桑峨村,罗荣桓主任住在村民史建宇院内的正窑里。

    隰县解放“联指”总指挥陈赓、王震将军工作和生活过、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居住过的村在西坡底村。1948年2月,贺龙司令员莅临隰县视察土改工作,住在西坡底村。在7天的视察过程中,他不仅向干部群众反复讲解党的土改政策,传达党中央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而且深入驻地群众调查了解隰县前段土改情况和群众的生活状况。消除“左”的影响,进行土改纠偏,使隰县人民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均在隰县生活和工作过,红军东征时蓬门战斗和张家塬阻击战发生地、毛泽东路居地为蓬门村,苏家庄阻击突围战发生在苏家庄村,罗镇堡战斗发生地、工农红军游击队驻扎过的村在罗镇堡村。抗日战争中著名的白耳里掩护战在白耳村。“晋西事变”第一枪在谙正村打响,吕梁战役中著名的龙化战斗发生地在龙化村。战争年代出兵、出粮、出钱多、支持革命贡献大的村有朱家峪村、寺坡村、上司徒村和环珠村。

    隰县革命老区群众在历次革命战争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的英勇事迹,应该让更多的世人熟知和了解。把这些红色的史料用文字详实的记录下来,载入史册,让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老区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作者:杨勇在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文教卫生委员会主任、原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省人大常委、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  ;王赟琦: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文教卫生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上一条: “一带一路”引领全球化新征程【返回列表】
姓 名:
身份证:
证 件:

主办:中共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支部委员会 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先锋网络编辑部

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51—3082336 邮箱:jjgcbjb@163.com  晋社科统一登记证号:51140000699117594C号
晋ICP备100011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