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受托责任担当 助力山西经济振兴
——改革发展中的山西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8-02-28 14:06:36 点击次数:7712 】  2018年,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开放也迎来了第四十个年头,这个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决策,为全国的经济建设注入了全新活力,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繁荣景象,大跨步迈向经济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40年间,中国金融业深刻落实改革开放“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发展方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推动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与人民群众的一支重要金融力量,信托业积极响应、落实国家各项重大战略,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现如今已一跃成为资产管理规模仅次于商业银行的金融子行业,在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新动能,贡献新力量。

  伴改革开放而生 应时代潮流发展

  2018年也是中国信托业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和里程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金融监管政策导向,对信托行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政策环境的变化、收紧和趋严是影响未来信托公司发展的重要变量。

  应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在改革开放历史洪流的推动下,自1985年前身“山西省经济开发投资公司”成立以来,承载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助力兴晋富民战略这一重要使命的山西省信托投资公司充分发挥信托跨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实业市场领域的制度优势,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己任,不断探索业务领域,努力拓展经营范围,实现了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成为活跃于山西金融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推动山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力。

  自2002年改制为“山西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后,山西信托的业务定位进一步细化,各项业务门类日趋完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2013年经过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为“山西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30多年来,作为省属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几经变革的山西信托始终坚持“求真务实、规范经营、突出效益、防范风险、稳健发展”的理念,对外践行社会责任,对内加强自身建设,贯彻中央与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自2002年开展本源信托业务以来,山西信托依托政策导向和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功能定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稳扎稳打、发展壮大。截至2017年末,山西信托的注册资本已达到13.57亿元,信托资产总规模479亿元。

  结合山西区域经济的具体特点与公司的实际要求,山西信托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把握全省各个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的发展机遇,为山西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1985年成立至1995年十年间,山西信托努力把山西经济发展和地方金融繁荣视为己任,积极为山西地方政府和中小企业筹集建设资金,发挥地方金融机构的融资职能。累计发行金融债券2500万元,引进外资3000万美元,发放信托、委托贷款22亿元,融资企业遍及全省11个地市、百余个县区,支持政府和企业项目多达一千余个。公司率先牵头省内六家金融机构组成有史以来山西省第一个银团,向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放了第一笔启动资金贷款5000余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开发区的发展建设。

  90年代中后期,山西信托作为当时山西最大的券商,积极为山西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开展工作,先后14次作为承销商承销发行上市股票,其中包括山西省13家上市公司中的7只股票,累计为山西5家大型国有企业发行6只企业债券,从一级市场筹集近10亿元资金,支持了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建设。

  2002年山西信托改制后,积极开展符合国家政策、监管导向和市场需求的各类信托业务,积极支持山西省重点项目,通过发行信托计划的方式向社会募集资金。期间,山西信托通过发行信托计划,累计为山西公路建设募集120多亿元的交通建设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山西的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公路建设。为了配合太原市政府开展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城市建设,山西信托积极向社会募集3亿元集合资金用于太原市晋阳湖片区环境治理和改造工程。

  近年来,山西信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运用金融职能,为社会公益做贡献。为了响应省委、省政府做好扶贫攻坚的号召,发挥好地方金融机构在精准扶贫上的作用,山西信托向革命老区兴县提供兴县工业大道项目融资2亿元;为山西省23户扶贫名录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提供规模4.85亿元的资金支持;设立了信托规模5000万元的金融扶贫信托计划;依托省级财政农业引导基金,发起设立规模3亿元的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从而使公司能够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地为山西经济建设和发展发挥好地方金融机构的作用。

  对山西有感情,更对山西有责任!一个个惠民项目的开展,一次次公益服务的落实,自诞生之时,山西信托已肩负着务实保障民生,助力山西金融振兴的重任。这些成绩的背后,有山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有一代代山西信托人敢想敢做、用心而为的智慧与担当。

  回首三十余年风雨路,山西信托不忘初心、稳步前行,在创新中革故鼎新,在改革中砥砺前行,在发展中求新求变,在困难中勇于突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监管形势,山西信托充分认清山西省经济由“疲”转“兴”的变化,积极服务政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能源改革,凝聚多方合力,找准业务发展方向,努力化解业务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协调合作,发挥信托功能优势,为服务实体与“三农”,保障改善民生,促进产业调整升级,解决地方融资难题摸索出了新路子。

  心系中小企业  “输血”实体经济

  2017年,国内经济形势增速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信托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坚定不移服务经济改革大局,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中展现新时代的新气象、新面貌、新作为。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单单涉及自身,也连接到社会各个经济单元和经济主体。作为金融市场的一支“轻骑兵”,信托以其业务经营的综合性、灵活性、敏锐性等特点,在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服务中小企业成长和实体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在山西,从事传统养殖、种植等农业以及煤炭、电力等工业的中小微企业众多,作为一个资源型经济省份,近年来,山西省加快了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和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省内企业资产得到夯实,这也为山西信托的投融资构筑了基石。

  2002年以来,山西信托累积发行的信托计划支持本省经济建设发展的资金规模超过1500亿元。其中,投向省内基础设施建设、煤炭资源整合、环境保护改造等基础产业重点项目的资金达500多亿元;扶持省内房地产企业用于包括廉租房、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内的房地产开发资金累计超过100多亿元;扶持山西省制造业、采掘业、批发零售业、农业等各类工商企业的资金超过800多亿元。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放眼全国,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中小微企业则是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立足山西,中小微企业也是山西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山西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聚沙成塔的“生力军”作用。

  针对省内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山西信托以服务中小微企业为初衷,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省内中小微企业发展,努力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早在前身“山西省经济开发投资公司”成立之初,公司就代理发放了夏县石英制品厂光导纤维配套人民币贷款500万元。

  2009年,山西信托在积极开展传统业务的同时,大力拓展其他信托业务,推出了中小企业贷款信托计划,当年就新增中小企业信托计划55个,规模达到15.45亿元。

  为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2014年,山西信托引导、汇集各方金融资源,在山西省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的基础上,陆续与忻州、朔州、吕梁、运城、临汾、大同等山西省内的八家地市财政担保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信托+担保”模式,借助信托和担保公司双平台,形成以省、市二级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体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多渠道、多范围对当地有知名度、有品牌特色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截至2017年末,山西信托开展的“信托+担保”项目资金规模累计达35亿元,项目涵盖了制造业、生物制药、食品加工、蔬菜配送、养殖业、批发零售业、商贸、生态旅游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各个行业,在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同时,通过企业的带动效应来促进产业调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引导金融“活水”  浇灌三农“良田”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也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始终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正式公布,确定了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实践证明,发挥金融工具灵活优势,加快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发展壮大的“助推器”。

  作为专营信托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山西信托立足山西本土区域经济,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以服务“三农”建设为目标,利用自身优势,深化业务创新,灵活应用信托这一金融工具深入农业信托项目领域,为服务“三农”建设添砖加瓦。

  2015年7月,山西信托主动进入“见效慢、周期长”的农业产业项目领域。经过近半年紧锣密鼓的筹备,在山西省财政厅、金融办、农业厅、扶贫办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山西信托克服设立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等多重困难,于12月成立了“山西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基金总规模达3亿元,前期山西信托自有资金出资3000万元,政府及社会各方出资11000万元。

  在基金筹建和运营的过程中,山西信托设定了基金、信托、农业再担保等投贷联动方式,以基金为平台,为山西农业产业引入外部资金、管理团队、管理理念和战略合作者,拓宽山西农业企业销售渠道、加强农业企业对外合作,从而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基金运行两年多来,通过基金、信托计划等形式向山西省多家农业企业提供了300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其中,信托计划直接投资朝阳牧场等7家农业企业5800万元;产业基金直接投向九牛农业和山阳药业4000万元,并撬动社会资金14000万元。

  引金融“活水”浇灌“三农”,关键在于运用金融思维,以产业链视角为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量身定制适合的金融服务,通过服务下沉、产品下沉,开展惠农服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山西信托坚持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支持山西转型发展。2017年7月,山西信托依托于山西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领投1500万元,并带动上海天赋资本、金桥资本跟投,对山西本省农村电商平台“乐村淘”进行了1亿元的A+轮投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运营模式,将新型的农村电商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打通农产品上行,农资、农具下行通路,有力度地造福“三晋”农民。

  在帮助企业找资金的同时,山西信托还帮助企业找资源、找渠道,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为乐村淘平台对接了无人植保机厂商、小型农机具厂商等,丰富了产品线,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模式,拓宽了农产品厂商、农民解决自身农产品销售、获取农具的渠道,实现了多方的联动共赢。

  乐村淘电商服务平台2017年销售总规模达到3.8亿元,得到了农民、政府、电商企业和投资方的肯定与赞扬,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闯出了一翻新天地。

  山西信托投资“乐村淘”,是其契合山西“三农”市场新需求、新发展的必然之举,更是践行惠农、兴农、强农,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响应金融支持“三农”建设号召的一次积极实践。

  投身扶贫攻坚 践行社会责任

  2017年12月28日,专注于推动包括扶贫济困、救灾防害、生态保护等公益事业的发展的“山西信托·晋善慈善信托”在太原市民政局成功备案,翻开了山西信托公益慈善项目的崭新一页,也填补了山西在慈善信托领域自《慈善法》以及《慈善信托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出台后该项服务的空白。

  根据民政部“慈善中国”信息平台公开信息来看,截至2017年末,共有32家信托公司备案了61单慈善信托。

  慈善信托不仅具有明确的公益属性,同时还具有高度的开放性、灵活性,使得慈善信托成为引导、集中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公益事业有力工具和平台。借助信托这一平台,能够有效推动慈善事业升级换代。山西信托深知慈善信托对于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以及自身业务创新转型的重要性,为更好的推动慈善信托相关工作,山西信托在《慈善法》颁布后,率先设立专业部门,负责慈善信托的开发和实施,并于2017年1月正式设立了公益信托部。

  “山西信托·晋善慈善信托”由山西省慈善总会担任监察人,二者因公益而结缘,因慈善而同行,所建立的良好伙伴关系已延续十数载。

  30多年来,山西信托不仅深耕山西实体经济,更将目光投向于公益事业,深度参与公益与慈善捐赠活动,2008年至2017年间,累计向慈善机构、受灾地区捐赠款项约300万元。

  贫困人口脱贫一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山西作为拥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也是我国扶贫开发重点省之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也摆在了山西全省工作的突出位置。

  扶贫工作,信托先行。山西信托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为服务好这一第一民生工程,牢牢抓住三大攻坚战之一的“精准脱贫”,在扶贫工作中,重点瞄准贫困群众精准帮扶,聚焦当地深度贫困地区,以解决扶贫突出问题为重点,集公司上下之力,以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为目标, 设立金融扶贫类信托计划,开辟探索金融机构深度参与脱贫攻坚事业的可行路径。

  坐落在山西境内的吕梁山区是我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山西信托对口扶贫的吕梁市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土地贫瘠、地少人多、人口外流、产业单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临县的可持续发展,是山西省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按照山西省相关部门确定的关于 “五位一体”金融精准扶贫的精神。2017年6月,由山西金控集团牵头,山西信托设计,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单位,成功设立了“山西信托·金融扶贫资金信托”,用以支持、带动临县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据了解,该信托项目规模达5000万元,覆盖了临县23个乡镇的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户,为困难群众带来直接收益660万元,保障临县1000户深度贫困户实现脱贫。

  践行公益,敢为人先。山西信托除了将目光投向扶贫攻坚战场外,在金融扶贫上也持续发力,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公益事业,在公共交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关系社会民生等重要领域深耕细作、凝心聚力,以金融力量助推公益事业前行。

  2012年以来,山西信托积极探索承载社会责任的信托项目,先后落地了太原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项目、太原市西华苑三期保障房项目、山西省兴县公路项目和山西省保德新城建设等项目。

  太原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项目是太原市重点推进的重大民生项目,为了缓解太原市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问题,山西信托响应落实太原市委、市政府的“公交优先”战略,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先后向太原市公交控股(集团)公司提供了3.9亿元的资金支持,用于建设太原市公共自行车项目。

  公共自行车大规模投放5年来,全市已保有自行车4.1万辆,建成锁桩58970个,免费率、周转率、租用率、建设速度全国范围内居于前列。

  这项惠民工程的成功落地,为倡导绿色出行,实现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宜居城市”增添助力,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城市绿色”样板工程。

  适应监管新政 防范化解风险

  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

  自改革开放以来,金融风险就伴随着市场经济发育、形成和完善的全过程。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防范金融风险更是要警钟长鸣。

  做好合规风控工作是山西信托持续发展的灵魂,山西信托通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金融风险。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层之间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一是坚持内控优先的管理理念和学习培训等方式,不断增强全体员工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二是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内控文化的建设和执行落到实处,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三是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公司规范经营,稳健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金融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无论从GDP总量还是从人均GDP均量来看,山西经济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同样,作为山西区域的地方金融机构也存在资本金小、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受区域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山西信托管理的个别信托项目的用款企业也出现了流动性风险。

  面对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山西信托加大防范化解风险的力度。一方面,山西信托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按照职责分离的原则,明确了前、中、后台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了架构清晰、分工明确、制衡有效的内控组织架构,做到“内控有制度、部门有制约、岗位有职责、操作有程序、过程有监控、工作有评价、责任有追究”,严格的考核和责任落实,确保了公司各部门及各项经营活动均能在内部完成良好的风险控制。

  另一方面,山西信托仔细研究监管政策,提高产品设计、法务合规、风险控制等管理水平,新发行的信托计划必须符合监管规定。在风险处置化解中,严格对标监管规定,做到责任到人,领导挂帅,一企一策,分类处置;综合运用各项措施:一是降低成本,实现债权;二是盘活资产,实现债权;三是多措并举,实现债权;四是依靠法律,实现债权,使风险化解处置切实取得成效。

  2018年将是防风险、去杠杆和强监管的重要一年。山西信托将严格对标监管新政,坚持风险防控和业务拓展两手抓、两手硬,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目标,认真履行国家去产能、去杠杆、去通道、帮助企业降成本、补短板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审慎地推进各项工作。


上一条: 李克强: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并好于预期【返回列表】
姓 名:
身份证:
证 件:

主办:中共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支部委员会 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先锋网络编辑部

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51—3082336 邮箱:jjgcbjb@163.com  晋社科统一登记证号:51140000699117594C号
晋ICP备100011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