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决战贫困的长治壮歌【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9-01-14 13:22:37 点击次数:25483 】 

这是一项锤炼党性、凝聚民心的伟大工程,各级党员干部与全市贫困人口紧密相连,构筑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这是一段考验智慧、磨练意志的改革历程,创造出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一系列先进经验。

这是一场攻克壁垒、破解难题的历史之战,302个贫困村、64936名贫困人口退出,今年计划摘帽县武乡县、沁县各项指标全部达标,贫困发生率由年初的3.3%降至1.1%……

业广惟勤,功崇惟志。

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去年以来,长治市全面落实省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和全省攻坚深度贫困现场推进会精神,紧紧围绕年度脱贫目标任务,以“五个转变”为导向,以“到村到户”为抓手,高位推动,持续发力,尽锐出战,合力攻坚,确保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年度脱贫任务高质量完成,脱贫成果取得明显成效。

高位推动,攻克难中之难

2018年,继2017年圆满完成291个贫困村退出、75295名贫困人口脱贫、沁源县顺利摘帽脱贫任务,实现捷报再传之后,长治确定了武乡县、沁县摘帽和297个贫困村退出、6.46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但长治从未歇脚松劲。

“要坚决克服自满意识、歇歇脚思想,以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片红色土地的决心和更加扎实的作风,堵塞工作漏洞,补齐工作短板,全力攻坚克难,坚决完成任务。”市委书记孙大军的话掷地有声。

举全市之力,兴创新之策,行非常之举,尽非常之责,脱贫攻坚这场战役,输不起、等不得!

为此,市委总揽全局,高位推进。市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市委书记孙大军对脱贫攻坚工作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深入贫困乡村专题调研;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勤荣亲力亲为、亲自推动,指导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市委副书记唐立浩一线调度、现场指挥,促进了全市脱贫攻坚合力凝聚,有序推进;市四套班子领导定期深入所包县所包村住村调研,现场解决问题。

科学规划,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出台《中共长治市委、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六条措施》《中共长治市委、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长治市扶贫产业园区、扶贫车间评估验收标准(试行)》等文件,提要求、明目标、定路径,真正形成支持脱贫攻坚政策体系,提高脱贫攻坚质量成色。

加大投入,资金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2018年,全市投入扶贫资金41.12亿元。中央、省级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28亿元。市级投入2.2亿元,比2017年增加0.57亿元,增幅35%。县级投入2.91亿元,比2017年增加1.17亿元,增幅67.2%。同时,细化《进一步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2018年,全市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3.76亿元。强化扶贫小额信贷,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市完成扶贫小额信贷6.53亿元,完成投放任务的122.9%,惠及贫困户13255户。

凝聚力量,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强。通过原帮扶单位增派、跨县选派的方式实现了贫困村“一村一队,一队三人”的帮扶模式,全市共选派驻村工作队2153支,驻村干部6082人,第一书记1277人。明确要求贫困村和贫困县的非贫困村驻村干部每周在村“五天四夜”,非贫困县的非贫困村驻村干部驻村时间每周不少于“两天一夜”。市、县组织示范培训班,全年累计培训驻村帮扶干部21888人次,脱贫攻坚各级干部政策理论测试实现全覆盖。

工作向脱贫攻坚聚力、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全市形成自上而下合力攻坚的生动局面。

聚焦聚力,下足“绣花”功夫

脱贫不是养懒汉,致富全靠自己干。

“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偏远的山沟里,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致富更难,今年整村移民搬迁到走马岭,政府给我们盖上了好房子,还发展起了双孢菇产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是住进沁县牛寺乡走马岭新居贫困户的心声,更是更多尝到脱贫“甜头”贫困户的共同心声。

同样深有感触的是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村的关卫伟,从土窑洞到砖瓦房,从靠天吃饭到入股分红,从生火挑水到水暖畅通。“俺们这辈子都没想过会住上这样亮堂堂的新房,现在一年收入有3万多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和关卫伟一样,关家垴村92户居民搬进了百余平方米的新居,终于走出大山,圆了住房梦。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2018年,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从帮扶干部到扶贫队员,大家“精准施策”“精准把脉”,强化精准扶持,下足“绣花”功夫。

脱贫攻坚,产业是根。一年来,长治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第一抓手,全年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3.46万人脱贫增收,2018年退出村的带动主体以紧密、半紧密联结方式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达到78%,建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贫困村达到77%,形成了特色农业产业、光伏扶贫、电商扶贫、乡村旅游“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格局。

2018年实施特色产业项目3311个,覆盖贫困人口10.68万人。完成市县扶贫产业园区申报36个,建立扶贫车间92个,直接安排就业2514人。大力推进光伏扶贫,2018年全市实施的290个村级地面光伏电站全部并网,带动392个贫困村10921户贫困户受益;4个集中式地面电站全部并网,带动418个贫困村3009户贫困户受益。在电商扶贫方面,培育完成112个电商扶贫村,新建、改造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572个,培训贫困人口2528人,带动就业1878人。不止于此,随着农村“双创”活力释放,一颗颗返乡创业的“种子”正植根于乡村共同富裕的广阔土壤。

搬出大山天地宽。长治统筹解决“人、钱、地、房、树、村、稳”七方面的问题,总结推广城镇安置、就近安置、产业安置、资产利用、特困保障和市场运作六种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全市“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11081户30584人,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286个。截至2018年11月底,集中安置点开工率100%,竣工率99%;入住10246户27981人,入住率91.5%,全市易地搬迁取得显著成效。

再穷不能穷教育。长治不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完成新改扩建农村幼儿园13所、381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两免一补、营养餐改善计划等,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阶段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现资助全覆盖,近8000名学生获得“雨露计划”资助金。

为了不让一家一户一人在小康路上掉队,长治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0元,全市最低低保线达到3570元,实现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4574户,截至2018年11月底,已竣工13858户;完成新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0个。在全省率先启动“光明扶贫工程”项目,实现对建档立卡白内障患者免费救治全覆盖。扎实推进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分类救治,截至目前,各定点救治机构共救治321人,投入175万元;完成贫困县农村妇女“两癌”筛查6.8万人;救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慢病患者4.1万人。

摸清底子、发现问题,宣传政策、补上短板,不搞花拳绣腿,不摆花架子,全市上下联动,同心同德,将“扶真贫、真扶贫”的誓言写在了田间地头、穷乡僻壤,让小山村变了大模样,让贫困户有了精气神。

多点发力,决胜全面小康

冲刺全面小康时间紧、任务重,要想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效果,关键要找对路子。

围绕解决好“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长治市立足实际,明确帮扶主体、对象及措施,创新扶贫方法,扶贫成效令人振奋。

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全面推行基层党建工作清单制度,制定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选任143名大学生直派到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在全市推进“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鼓励本土人才返乡回村创业,创办领办经济实体,通过党建引领、能人带动,全市涌现出了壶关县刘寨村、南平头坞村,武乡县南亭村、魏家窑村,沁县烟立村、石板上村等一大批党建促脱贫典型示范村。

消费扶贫拓宽增收渠道。出台《长治市消费扶贫实施方案》,推动“五进十销”落地执行,开展“以购代捐”增加收入,市县帮扶干部全部参与,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截至目前,全市“以购代捐”达1700余万元,“五进十销”协议购买额达3270余万元。开通京东·长治扶贫馆,建成消费扶贫快车道,目前已累计销售40.4万元,全市上下掀起人人参与扶贫、人人助力扶贫的消费热潮。

扶贫先扶智。通过“扶贫超市积分激励、爱心企业捐赠激励、文化下乡氛围激励、孝亲敬老真情激励、主动脱贫榜样激励”五种方式,全面激发贫困群众“我要脱贫”内生动力。围绕市县示范引导建、帮扶单位投资建、村干队员协同建,全市建立扶贫爱心超市461家,并采取“星级评定”“积分管理”等方式,调动贫困户主动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在全市创新设立爱心物品捐赠点,开展沁园春矿泉水“百万公益”捐赠活动,深入实施“百企帮百村——精准到户”扶贫行动,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演出活动,为贫困村开展“免费送戏下乡”825场。

武乡、沁县各项指标全部达标。武乡尽锐出战、精准施策,着力打造“四梁八柱”,全力夯实脱贫基础,2018年全县脱贫4034户11291人,73个贫困村退出,实现国定贫困县摘帽目标。沁县三年大干,引发巨变,31077名贫困群众告别苦日子,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8.8%降至0.57%,实现全面脱贫目标。

但愿苍生俱饱暖,勠力同心攻克难。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打赢这场硬仗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斗志。坚持定力、开足马力,精准发力、深处着力,340万长治人民正步履铿锵,携手共赴小康之约。


上一条: 奋力谱写政法事业发展新篇章【返回列表】
姓 名:
身份证:
证 件:

主办:中共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支部委员会 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先锋网络编辑部

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51—3082336 邮箱:jjgcbjb@163.com  晋社科统一登记证号:51140000699117594C号
晋ICP备100011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