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关系从成长期迈向成熟期【 来源:山西先锋网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8-02-03 13:32:51 点击次数:4780 】
文/梁爽
2017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这一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十九大后,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就选择了越南、老挝两个邻国,传递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明确信号。李克强总理赴马尼拉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推动中国—东盟关系从成长期迈向成熟期。中国东盟问题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积极评价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张学刚研究员认为,2017年,中国与东盟相互支持各自的主场外交,体现了对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和中国对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的坚定支持。他说:“政治和外交上,相互支持各自主场外交,中国和东盟领导人走亲戚成为常态。5月,东盟国家的七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来京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东南亚成为参会领导人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年底,在东盟主办的系列主场外交,习近平主席出席APEC峰会,李克强总理出席东亚系列峰会,得到了东盟国家的高度赞赏。9月,泰国总理巴育赴厦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举行的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11月底12月初,柬埔寨首相洪森和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来华出席中国共产党和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这些都体现了对加强双边关系以及对中国—东盟关系的高度重视。”
中国社学科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研究员认为,2017年中国—东盟关系有两大亮点。他说:“亮点一是南海问题上取得突破,达成了‘南海行为准则’框架,并启动了案文磋商,进一步增进了政治互信。第二,以澜湄合作机制为重要抓手,深化和推动了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这两方面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2017年1至10月,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同比增长18.5%。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认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是双边合作中最大的亮点,他也注意到一个新的变化。他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正在发生一个新的变化,就是全球电子商务,比如像阿里巴巴、京东,它们在东南亚发展非常迅速。这样可能会更多地惠及当地的百姓和中小企业。”
翟崑认为,2017年,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在“一带一路”的大框架下进行,更具体地说,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他认为,中国与东盟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谈到民心相通,他说:“民心相通就是要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往来。近几年来,中国与东盟的留学生交流明显上升。2017年是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双方的人员交流有望超越去年的3800万人次。2018年在这方面会有更多机会,因为一旦中国与东盟的旅游贸易打开窗子之后,后续跟进会非常迅速。”
2018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中国和东盟将制订“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习近平主席今年11月在越南岘港举行的APEC峰会期间谈到中国与东盟关系时表示,要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